央行为什么要购买国债?这意味着什么?它是不是中国版的QE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看什么是QE。
所谓QE,即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本质上就是央行直接购买政府债券,增加基础货币,刺激消费和投资,促使经济恢复增长。
一个典型例子是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实施的QE政策。当时,美联储(即美国央行)为应对次贷危机,购买了大量的政府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如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通过购买这些资产,美联储将大量资金注入金融系统,增加银行的准备金和货币供应,最终美国经济得以复苏。
看到这里,或许有朋友会有疑问:从美国的例子看,QE的效果挺好的啊。为什么我们国家之前不使用?而且说QE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那么常规的货币政策又是什么?
要解释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得从经济不景气说起。因为各种宏观政策的目的都是一个,即刺激消费和投资,促使经济恢复增长。
经济不景气对于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来说,就是生意不好做,东西不好卖,利润降低甚至亏损,公司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说,就是竞争加剧、工作压力增大,面临降职、降薪甚至失业的风险。
经济衰退的本质是工资、成本和价格结构失调,即工资与价格失调、原材料价格与产成品价格失调、价格之间彼此失调、工资之间彼此失调。在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些失调消除了生产的动机,甚至使得生产无法继续,并通过交换经济的有机关联,使这种不景气向外扩散。一直要到这些失调被矫正,充分生产和充分就业才会恢复。
凯恩斯学派认为,通过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可以矫正这种结构失调,恢复经济增长。
常见的货币政策有降息、降准。降息包括降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利率的目的,是鼓励大家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消费,吃喝玩乐都可以。而降低贷款利率的目的是鼓励投资;对于个人而言可以贷款买房、买车;对于企业而言,可以贷款购买更多的厂房设备、招聘更多的员工、引进新的生产线,扩大再生产。降准,即降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让商业银行有更多的钱可以用来放贷。
然而,经济不景气带来的不确定性往往会削弱货币政策的功效。这种功效削弱的现象可以用“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进行解释。
比如某私营企业A,总资产1亿,其中负债4000万,净资产6000万,正常年份净利润为600万。然而,由于经济不景气,公司产品突然变得很不好卖。为了打开销路,公司一方面四处花钱打广告,一方面进行降价促销。结果年底一算账,利润只有往年的一半,而库存却依然堆积如山。可以想象,此时面对低息贷款,公司要么不为所动,要么拿来替换以前的高息贷款,绝不会扩大再生产。
再比如某家庭B,夫妻双方工作都不错,家庭月入5万,日常开销1.5万,供了一套房子,总价500万,其中贷款300万,月供1.8万。刨去日常开销和房贷,每月结余1.7万。然而由于经济下行,收入从5万降到3.5万,日子一下子就变得紧巴巴了。此时面对低息贷款,这个家庭大概率是赶紧还房贷,而不是再买一套房子。即便没有房贷,面对可能的失业风险,也会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由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无论是企业还是家庭都忙着降杠杆,而不是投资消费。当千千万万个企业和家庭都做出同样的选择时,结果就是社会总需求的萎缩,经济萎靡、公司裁员、失业加剧,继而形成负反馈。这就是资产负债表衰退导致的常规货币政策失灵。
降准、降息不管用了,该怎么办?此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就应运而生了。大家不是不敢消费和投资吗?那就由国家来消费和投资。方法就是由财政部发行国债,然后由商业银行以及个人把国债买下来。国家拿到钱后用来搞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路架桥、升级改造通信网络、地下管廊、水利设施等等,而个人持有国债,到期还本付息。
国家借钱搞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个人买入国债吃利息,完美!?且慢,这种方式其实也隐含着两个风险。第一,借来的钱搞建设可能存在低效的问题,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第二,借来的钱,将来是要还本付息的,而这个利息不可能太低,否则国债就没有吸引力了。
还本付息的钱从哪里来?最好的结果就是经济恢复增长,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税收自然就上来了。比较糟糕的结果是,钱投出去了,经济没拉起来,那就只能提高税率或者增加税种了。而后者显然会遭到不满和抵制。
有没有一种方法,既可以借钱刺激经济,又不用急着还钱呢?有!这就是本文谈论的QE。财政部发行国债后,由央行直接购买,不用商业银行和个人参与。国家拿到钱尽管去搞建设,还款期限和利息都好说,毕竟央行的职能本身就是发行基础货币。当然,这样做的代价就是通货膨胀,因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增加了。美国在新冠疫情爆发后执行QE政策带来的高通胀就是明证。
中国央行的“下场买债”和美国的QE略有不同,国债发行后并不是由央行直接购买,而是先由商业银行使用自有资金承接下来,然后再被央行买走。商业银行得到的是准备金,而准备金是不能直接流通的,因此不会立即导致通胀,可以视为一种改良版的Q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