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盟标准
欧盟标准没有查到原文,找到了间接资料,2012年的文章中提到“欧盟对17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以及黄曲霉毒素总量有不同要求,其中要求供人食用的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量不得超过2μg/kg,总量不得超过4μg/kg”。
注意,这是2012年的标准,黄曲霉毒素B1的量不得超过2μg/kg,总量不得超过4μg/kg。已经十几年了,现行标准可能更低。

xuenhua’s 站点
1、欧盟标准
欧盟标准没有查到原文,找到了间接资料,2012年的文章中提到“欧盟对17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以及黄曲霉毒素总量有不同要求,其中要求供人食用的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量不得超过2μg/kg,总量不得超过4μg/kg”。
注意,这是2012年的标准,黄曲霉毒素B1的量不得超过2μg/kg,总量不得超过4μg/kg。已经十几年了,现行标准可能更低。
检查保温杯合格证时发现两款产品的执行标准存在新旧差异,一款是GB4806.7-2016,一款是GB4806.7-2023,出于好奇,到底2023版本比2016版升级了哪些内容呢?网上查了一下区别,不查不要紧,一查还牵涉出了欧盟。
这次标准升级主要是因为欧盟对我国出口的餐具检测到PAAs超标。PAAs又称芳香族伯胺,是一种典型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皮肤、胃肠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机体细胞功能和结构发生变化,严重者可引发人体输尿管癌、肾癌、膀胱癌等恶性疾病。PAAs在食品接触用塑料、涂层、纸张、黏合剂和油墨中普遍存在,在食品接触材料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溶解、扩散等过程迁移至食品,最终被人体摄入,危害人体健康。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在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1日共通报了不合格食品接触材料176例,涉及PAAs迁移量超标的有32例,占18.0%。需要引起关注的是,有14例PAAs迁移量超标的产品来自中国。食品接触材料中初级芳香胺溶出的问题,主要是由材料中采用的偶氮着色剂、芳香族异氰酸酯引起。
继续阅读“食品接触材料GB4806新标准升级看安全”今日含有脱氢乙酸钠的月饼被韩国退回的新闻上了热搜,脱氢乙酸钠是什么东西?是不是高丽棒子有意针对我们,意在对我出口业务进行阻挠?于是上网查资料来证明它们的险恶用心。
我的查证步骤如下:
1、什么是脱氢乙酸钠?
继续阅读“从脱氢乙酸钠说起”转自第一财经日报
河北衡水“学洋明胶蛋白厂”的皮子下角料(俗称“蓝皮”)经过多次浸泡后变得又白又肥
在中央电视台报道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铬超标的消息之后,用药安全再次引发社会的恐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媒体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并责成相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并派员赴现场进行督查,不合格产品将依法处理,对违反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药用空心胶囊的企业,将依法严肃查处。
央视节目播出后,警方立即出动对相关犯罪嫌疑人进行了抓捕。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16日12时,警方共抓获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药用空心胶囊共4家企业的涉案人员22名,对其中11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而15日下午3点,河北警方要开始对新昌胶囊厂提供原料的河北衡水学洋明胶蛋白厂进行执法检查的时候,该厂里面一栋大楼冒起黑烟,几分钟后即燃起大火,大楼里的电脑及办公桌椅等已经烧得面目全非,办公区域靠墙的一些铁皮柜里面装着的票据和文件化为灰烬。
事后,警方查明,该场火灾系人为放火所致,放火人为该工厂经理宋训杰。
几厘钱的利益
当公众还在纠结自己吃的是合格的药还是假药、劣药的时候,谁也不曾想到,纵使是合格的药品成分,外包装的胶囊还会节外生枝,给公众一个意想不到的恐慌。而事实上,这种不合格的胶囊的存在已经有了一段历史。
“我们很早就提出了在胶囊的检测中增加对铬的检测,但是2005版的《中国药典》没有收入进去,在2010版的《中国药典》添加了铬的检测标准,此前即使含有铬也不是违法。”青岛益青药用胶囊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许振英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中国药典》规定,生产药用胶囊所用的原料明胶至少应达到食用明胶标准。按照《食用明胶》行业标准,食用明胶应当使用动物的皮、骨等作为原料,严禁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工业废料。
但降药价网的负责人卫柏兴向记者表示,用皮革下角料生产胶囊很早存在,是行业内众所周知的秘密。
违法使用从皮革厂鞣制后的皮革上面剪裁下来的下角料来生产胶囊,无论对胶囊企业还是购买此类胶囊的企业,无外乎一个字:钱。
“生产一吨明胶需要6~7吨的骨头,每吨明胶4万~6万元,一万粒150元,而下角料生产出来的胶囊一万粒不到100元。对于医药企业来讲,使用便宜一点的胶囊,每粒胶囊最多可以给医药企业节省几厘钱的成本。”许振英表示。
辅料管理漏洞
中国医药包装协会副会长蔡弘表示,胶囊的问题其实是药品辅料的管理问题。记者了解到,《中国药典》对明胶空心胶囊有明确的标准。生产药用空心胶囊必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销售。药品生产企业必须从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采购空心胶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和使用。
事实上,胶囊从生产到出厂,以及进入药企,从药企作为成品药出厂,所过的关卡不在少数,但是却没有卡住这个违法的产品。
上述专家表示,药品辅料的监管相对药品来讲比较薄弱,不像药品那么严格,在2010年之前没有对胶囊的标准中铬成分进行限定,在2010版的《中国药典》刚加入。另外对于成品药的监管,只检测胶囊内成分,不检测胶囊。
业内专家表示,只靠监管是无法监管到以亿为单位的胶囊,而重要的守关人还在于中国的企业自身,是否为了5厘钱而丧失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