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觉迷录

转载自 大义觉迷录 – 书格(旧版) (shuge.org)

《大义觉迷录》是清朝雍正帝因曾静反清案件而亲自颁行的一部在全国发行的官方宣传资料。此书共四卷,内收有雍正帝本人的十道上谕、审讯词和曾静口供四十七篇、张熙等口供两篇,后附曾静《归仁说》一篇。乾隆即位后,认为该书起到反效果,迅速禁绝该书。此为清雍正时期刊本。

继续阅读“大义觉迷录”

长平之败

战争有胜有负,在战国那个互相征伐的年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公元前260年,在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破赵括军40余万,除将年幼者240余人放回用以震慑赵人之心外,其余全部坑杀。同时,长平之战是赵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赵国长平之战的失败,赵国统治集团的决策失误难脱干系,不能仅仅归咎于赵括,与赵国的决策失误及秦赵力量对比都有密切关系,其中有个很关键的原因是赵王。

一.君王决策

在秦赵两国争斗中,赵孝成王远没有赵惠文王的远见卓识,贪恋土地,作战指挥十分冒进,根本无视秦国强盛而赵国势弱的战斗形势。

1.一味地求胜,在廉颇固守不出的时候,非常生气

在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军交锋数次,赵军都失利了。秦强赵弱,赵军失利很正常,廉颇深知这一点。而赵军有一点优势,就是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完全可以以逸待劳。但是赵王看不到这一点,反而认为廉颇不出战是因为廉颇胆怯。

2.战争初期,不与楚、魏结盟,采用合纵的方式一起对抗秦国,非要跟秦国议和。

3.中秦国离间计,调赵括为主将

秦国假意打赢了议和,同时使用离间计,让赵王认为秦军惧怕的是赵括,于是赵王中计换回廉颇,调赵括为主将。

(注:赵括的启用是赵国迫于难以支撑持久战的巨大消耗而欲谋速战的需要)

二.国家实力

1.战力对比

赵国与秦国在开战前的准备上就有区别。虽然两国兵马的武力值相差不大,但是秦国约有兵马60万,赵国是45万左右,这在数量上有了一定的差异。

2.经济对比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内的经济得到发展,而赵国在经济和农业上则稍显滞后。因此,在战争所需的物资方面,赵国的储备并不充足。

三.将领

赵括缺乏实战经验,年轻气盛,行事轻率,指挥确有失误,给赵军带来了灭顶之灾。

1.缺乏实战经验(地利)

赵括此人虽熟于兵法,但却非常缺乏实战经验。战争初期,在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后,仓促应战。

秦军屯兵于战场西南的山谷之中,地势险要,其势犹如掘坑待虎。赵军驻扎大军于长平以北的平原地带,无险可凭。秦出山谷攻赵易,赵入山谷图秦难。赵大军如若入山谷攻秦军,秦军只要封闭山谷,断赵军后路,赵数十万大军便成瓮中鱼鳖。

2.年轻气盛,行事轻率

长平之战,秦国暗中起用名将白起,并制定了诱其深入,分割包围、积极打援、聚而歼之的作战预案的情况下,赵括竟全面推翻廉颇的既定固守方案,变更了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准备同秦军决战。

3.指挥失当,突围过迟,贻误战机

在赵军被围之初,赵括如若趁赵军兵力雄厚,士气尚在之际,组织全军皆尽全力,拼死突围,赵军突围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至少可以有部分部队突出重围,不至于被秦军全歼。但后期,为防止赵军内外联合破围,秦昭襄王亲赴河内尽征十五岁以上男子从军,彻底阻断了邯郸与长平之间的一切联系。至九月底,长平赵军被围,断粮已达四十六日,赵军内部割死尸,宰战马,杀伤兵为食,人心浮动,濒临绝境。

(注:赵括临危授命,勇气可嘉,对国对君忠心耿耿。在赵军陷入重围后,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极端不利的条件下,亲自率军英勇顽强地同强大的敌人战斗了四十九个日夜,最后被乱箭射死)

四.其他五国的态度

对于长平之战,其他五国最希望的是秦国和赵国两败俱伤,因为不管是秦国还是赵国赢得了这场战争,都将会对这些国家的安全形成威胁。

假如赵国取胜的话,吞并韩国魏国,然后进一步打击秦国,并统一天下,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当然,在赵国惨败后,秦赵之间的平衡被打败,信陵君窃符救赵,也是符合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在秦赵胜负未分,贸然支援哪一个国家都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总结:

无论赵国在人数,士兵素质,综合国力,武器装备上都弱于秦国而且加上用人不善,造成赵国惨败全军覆没的下场。其实当时的情况消耗战和速战速决对赵国来说都不太适合,因为两军对阵主要还是拼综合国力。赵国不能利用外交手段力促魏楚两国援赵,反而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之下,派使赴秦侥幸求和,战和摇摆不定,实乃又一大败笔。

秦军大获全胜,赵国元气大伤。长平之战,赵国数十万将士的伤亡让赵国骤然陷入虚弱的状态,再也不复和秦国对抗的实力了。

—————————————-

赵括的确应当为战败负一部分责任,但是他选择主动出击在战略上没有问题,赵国战败并非败于主动进攻,而是败于战术、外交、综合国力等多个方面。 

局势逼迫赵国必须主动求战

尽管在长平之战初期,廉颇统率的赵军同秦军有过遭遇战,但总体上采取的是“固壁不战”的防守战术。因此表面上看秦军取得了“斩赵裨将茄”、“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的胜利,但始终没有歼灭赵军有生力量,由名将廉颇指挥的坚固防线后的数十万赵军仍是一支不可令人轻视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不敢贸然发起大规模进攻,于是在长平前线形成对峙,战斗开始转为比拼后勤的持久战。 

在农业社会,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战时后勤能力的就是农业发展水平。更先进的农业生产力代表着可以提供充足的粮草、养活更多的人口,就说明军队规模可以更大、进行长期战争的能力也就越强。 

此时的秦国已经经历了商鞅变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重农抑商思想的贯彻让秦国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又占有四川、汉中、江汉、河东四大粮食产区,后勤保障无忧;军功爵制的实施又让本就尚武的秦人“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相反,赵国是一个“商家错于道”的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民众“设智巧,仰机利”,经商氛围浓重。而在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发达就意味着民众精明而不愿参军,向往商业而轻视农业,导致后备兵源不足,且当农业劳动力出征在外、国内剩余劳动力又较少地从事农业生产时,一但战争陷入持久战,该国后勤就会出现严重问题。 

因此,在廉颇固守后期,赵国国内生产已经受到战争的较大影响,农业劳动力严重短缺,农业生产难易继续支撑社会运转和长期战争。赵国此时只能主动出击、速战速决。 

失败的外交、错误的战术导致赵军全线崩溃 

在廉颇被撤换前,赵国就曾考虑过求援、议和之事。最后因为来往路程太远等原因没有直接向楚、魏求援,而是派使者出使秦国议和。秦王抓住这一时机热情款待赵国使者,以使其他国家在秦使者以为秦赵已经议和,从而阻止其他国家援赵。秦王的举动表明秦国拒绝议和,赌上国运以图一举击垮赵国,而事实上这也的确断绝了赵国求援和议和的希望。 

议和无果后,早对廉颇不满的赵王听信秦国谣言用赵括换下廉颇(即便没有谣言,赵国起用赵括的可能性也很大),因此赵括主动出击除了是他个人的决定外,应该还有赵王的意思在里面。 

赵括上任后“悉更约束,易置军吏”,下令出击。秦军随后佯装败退,吸引赵军追击至秦军防线前,由于秦军防线坚固,赵军屡攻不克,秦军牢牢把握主动权。之后两万五千名秦军从后拦截赵军粮草,切断赵军退路;一支五千人的轻骑兵则插在赵军出击部队营地和赵军防线中间,彻底断绝赵军后撤希望。而后赵军就完全落入秦军股掌之中。 

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赵括是做好了进行决战的准备,因此全军倾巢而出。但问题是赵军几乎没有预留一支预备队,也没有为虚弱的大后方留下足够的兵力把守。诚然,站在今人的立场上批评古人的战术有马后炮的意味,也不能要求赵军预料到秦军的意图。但赵括贸然率领全军出击,是否应该预料到秦军或许不会选择硬碰硬?区区两三万人如入无人之境一般潜入赵军后方,是否说明赵军太急于求战而忽视了大本营的防守?这些锅或许只能赵括来背。 

三.除去上述内因外,外因也不可忽视

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影响相对较小,但也不可忽略。一方面,作为初出茅庐就统率几乎全国军队的小将,赵括自身经验不足,而他的对手是出道即巅峰的战国一流名将白起。面对这样的对手,且不谈从没上过战场的赵括,即便是其他将领也难说能从白起手中占什么便宜。另一方面,秦国综合国力十分强大,在长平之战激战时还能抽调一支军队来拦截赵国援军和粮草,战争潜力实在惊人。加之秦国下定决心吃下长平赵军,可以说赵括面对的是一个类似二战日军那样的杀红了眼的战争机器。这一切都让赵国的失败看起来早有预兆。 

但是,决定事物的终究是内部因素。赵国比秦国差劲的后勤能力才是导致赵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明明赵国离战场更近,结果不但没有发挥距离优势,还因后勤问题迫使前线军队主动出击,最后在各方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全军覆没。可以说,千百年来,本应负次要责任的赵括在“纸上谈兵”的骂名下为全体赵国人承担了他不该承担的责任。

—————-

赵国的失败主要还是国内实力问题。秦国在良好的吸纳了川蜀的后勤补给之后,国内的实力已经要领先于东方六国。赵国的骑兵虽然勇悍,但是领土面积终究过小。正是因为国力不及,廉颇采用的拖延战术才无法生效,敌人未退,国内已疲。赵王才会想要阵前换将,使用扬言速战速决的赵括为将,希望能够尽快结束战争。这才有了后续的一系列剧情演变。

此外,就是天下大势的走向已经明确,诸侯再也无力苟延残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煊赫一时,当时的赵国确实可以和当时的秦国一决雌雄。可惜的是,当时的韩赵魏三家都没有把秦国作为自己主要的竞争对手反而是将视线放到了东面的齐国,空耗国力但是却没有任何收获,这就让秦国又了做大的可能。从秦孝公开始至秦昭襄王数十年的时间,秦国的国力已经远胜于六国,已经不是可以通过一场战争来扭转的了。

其实赵括的战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上秦国就不是太合适了。在长平之战以前,赵国的对外战争几乎都是以这种骑兵的快速冲刺,打乱敌人的阵型来克敌制胜的。可是此次战役起因在赵国私自接受了原属于韩国的上党郡内的十七座城池,赵国在道义上本来即失去了先机。加上双方已经对峙了非常长的时间,士气已经大衰,赵国如想取胜只能是稳扎稳打,让秦国不战自退。可惜这一点是赵括没有洞察到的。

地图详解四渡赤水,为什么是毛主席最满意的“神来之笔”

说起四渡赤水,大家一定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从中学历史课本上就知道有这么一场经典战役;陌生的是,这场战役是怎么打的,为什么要四次渡过赤水?又为什么是毛主席自认指挥生涯中最得意的神来之笔呢?恐怕大家就有点陌生了。

继续阅读“地图详解四渡赤水,为什么是毛主席最满意的“神来之笔””
腾讯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