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下升级MySQL数据库

1. 首先到官网下载比较最新版本的MySQL

2.在设置中关闭MySQL数据库

3.开始安装数据库正常安装即可),安装好之后打开利用Spotlight打开/usr/local文件夹,就会看到两个版本的mysql数据库,这两个文件中都有data,还有mysql指针这个文件夹

4.首先将新版本中的data文件夹重命名为dataold,

sudo mv 新版本路径/data  新版本路径/dataold

5.将老版本中的data文件夹复制到新版本中

sudo cp -rf  老版本路径/data   新版本路径

6.然后设置正确的权限

sudo chown -R  _mysql /usr/local/mysql-5.7.19-osx10.12-x86_64/data //后面跟的是新版本中data的路径

7.启动Mysql 修复数据库

sudo /usr/local/mysql/support-files/mysql.server start

8.运行升级程序

/usr/local/mysql/bin/mysql_upgrade -u username -p

//输入你原来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密码 ,如果先前设置了环境变量直接输入mysql_upgrade 即可,别忘了用户名和密码

9.重启mysql数据库

sudo /usr/local/mysql/support-files/mysql.server restart

10.查看版本号

mysql -u username -p

linux文件权限存储位置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二、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总之,除了文件名以外的所有文件信息,都存在inode之中。至于为什么没有文件名,下文会有详细解释。

三、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所以硬盘格式化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数据区,存放文件数据;另一个是inode区(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假定在一块1GB的硬盘中,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为128字节,每1KB就设置一个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会达到128MB,占整块硬盘的12.8%。

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可以使用df命令。

查看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可以用如下命令:

sudo dumpe2fs -h /dev/sda1 | grep “Inode size”

由于每个文件都必须有一个inode,因此有可能发生inode已经用光,但是硬盘还未存满的情况。这时,就无法在硬盘上创建新文件。

四、inode号码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这里值得重复一遍,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

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其次,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最后,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五、目录文件

Unix/Linux系统中,目录(directory)也是一种文件。打开目录,实际上就是打开目录文件。

目录文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系列目录项(dirent)的列表。每个目录项,由两部分组成:所包含文件的文件名,以及该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命令只列出目录文件中的所有文件名:

ls /etc/

ls -i命令列出整个目录文件,即文件名和inode号码:

ls -i /etc/

如果要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就必须根据inode号码,访问inode节点,读取信息。ls -l命令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ls -l /etc/

六、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

这意味着,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

ln命令可以创建硬链接:

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运行上面这条命令以后,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inode的文件名总数,这时就会增加1。

反过来,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节点中的”链接数”减1。当这个值减到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系统就会回收这个inode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区域。

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录文件的”链接数”。创建目录时,默认会生成两个目录项:”.”和”..”。前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后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父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父目录的”硬链接”。所以,任何一个目录的”硬链接”总数,总是等于2加上它的子目录总数(含隐藏目录)。

七、软链接

除了硬链接以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因此,无论打开哪一个文件,最终读取的都是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ln -s命令可以创建软链接。

ln -s 源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八、inode的特殊作用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这种机制导致了一些Unix/Linux系统特有的现象。

1. 有时,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节点,就能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2.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号码。

3. 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因此,通常来说,系统无法从inode号码得知文件名。

第3点使得软件更新变得简单,可以在不关闭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不需要重启。因为系统通过inode号码,识别运行中的文件,不通过文件名。更新的时候,新版文件以同样的文件名,生成一个新的inode,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等到下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文件名就自动指向新版文件,旧版文件的inode则被回收。

九、拓展软硬链接

1、硬链接

硬链接是通过索引节点进行的链接。在Linux中,多个文件指向同一个索引节点是允许的,像这样的链接就是硬链接。硬链接只能在同一文件系统中的文件之间进行链接,不能对目录进行创建。如果删除硬链接对应的源文件,则硬链接文件仍然存在,而且保存了原有的内容,这样可以起到防止因为误操作而错误删除文件的作用。由于硬链接是有着相同 inode 号仅文件名不同的文件,因此,删除一个硬链接文件并不影响其他有相同 inode 号的文件。

2、软链接

软链接(也叫符号链接)与硬链接不同,文件用户数据块中存放的内容是另一文件的路径名的指向。软链接就是一个普通文件,只是数据块内容有点特殊。软链接可对文件或目录创建。

软链接主要应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方便管理,例如可以把一个复杂路径下的文件链接到一个简单路径下方便用户访问;另一方面就是解决文件系统磁盘空间不足的情况。例如某个文件文件系统空间已经用完了,但是现在必须在该文件系统下创建一个新的目录并存储大量的文件,那么可以把另一个剩余空间较多的文件系统中的目录链接到该文件系统中,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空间不足问题。删除软链接并不影响被指向的文件,但若被指向的原文件被删除,则相关软连接就变成了死链接。

curl发送请求

我们在客户端开发过程中总免不了和后端进行api对接,有时候需要对返回的数据格式进行调试,有时候每次运行客户端来发送请求,这个未免效率太低,这里就来介绍一个好用的工具–curl。

curl

curl是一个向服务器传输数据的工具,它支持http、https、ftp、ftps、scp、sftp、tftp、telnet等协议,这里只针对http进行讲解一些常用的用法,具体安装请自行搜索。

打开百度

curl http://www.baidu.com

接着你就会看到百度的页面源代码输出。

如果要把这个网页保存下来,可以这样:

curl http://www.baidu.com > /tmp/baidu.html

你会看到一条进度条,然后源码就被重定向到了/tmp/baidu.html。

或者:

curl -o /tmp/baidu.html http://www.baidu.com

GET请求

默认直接请求一个url就是发出一个get请求,参数的话直接拼接在url里就好了,如

curl http://www.baidu.com/s?wd=curl

上述请求会上百度发起一条查询请求,参数是wd=url

POST请求

curl -d “name=test&page=1” http://www.baidu.com

-d 参数指定表单以POST的形式执行。

只展示Header

curl -I  http://www.baidu.com

可以看到只返回一些header信息

HTTP/1.1 200 OK
Date: Fri, 07 Nov 2014 09:48:58 GMT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Connection: Keep-Alive
Vary: Accept-Encoding
Set-Cookie: BAIDUID=E9DB2F0AC95CB6BFDAD9D5CFDCED0A12:FG=1; expires=Thu, 31-Dec-37 23:55:55 GMT; max-age=2147483647; path=/; domain=.baidu.com
Set-Cookie: BAIDUPSID=E9DB2F0AC95CB6BFDAD9D5CFDCED0A12; expires=Thu, 31-Dec-37 23:55:55 GMT; max-age=2147483647; path=/; domain=.baidu.com
Set-Cookie: BDSVRTM=0; path=/
Set-Cookie: BD_HOME=0; path=/
Set-Cookie: H_PS_PSSID=9725_9165_1465_7800_9452_9498_6504_9509_6018_9700_9757_9531_9478_7798_9453_9793_9024; path=/; domain=.baidu.com
P3P: CP=” OTI DSP COR IVA OUR IND COM “
Cache-Control: private
Cxy_all: baidu+3057b288b211c770a1463cc8519b62a8
Expires: Fri, 07 Nov 2014 09:48:17 GMT
X-Powered-By: HPHP
Server: BWS/1.1
BDPAGETYPE: 1
BDQID: 0xfa28eff900012706
BDUSERID: 0

显示通信过程

-v参数可以显示一次http通信的整个过程,包括端口连接和http request头信息

curl -v www.baidu.com

* Adding handle: conn: 0x7ffe4b003a00
* Adding handle: send: 0
* Adding handle: recv: 0
* Curl_addHandleToPipeline: length: 1
* – Conn 0 (0x7ffe4b003a00) send_pipe: 1, recv_pipe: 0
* About to connect() to www.baidu.com port 80 (#0)
*   Trying 61.135.169.125…
* Connected to www.baidu.com (61.135.169.125) port 80 (#0)
> GET / HTTP/1.1
> User-Agent: curl/7.30.0
> Host: www.baidu.com
> Accept: */*
>
< HTTP/1.1 200 OK
< Date: Fri, 07 Nov 2014 09:49:49 GMT
<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 Connection: Keep-Alive
< Vary: Accept-Encoding
< Set-Cookie: BAIDUID=062E02D23FBB651CF8455B699DF02B64:FG=1; expires=Thu, 31-Dec-37 23:55:55 GMT; max-age=2147483647; path=/; domain=.baidu.com
< Set-Cookie: BAIDUPSID=062E02D23FBB651CF8455B699DF02B64; expires=Thu, 31-Dec-37 23:55:55 GMT; max-age=2147483647; path=/; domain=.baidu.com
< Set-Cookie: BDSVRTM=0; path=/
< Set-Cookie: BD_HOME=0; path=/
< Set-Cookie: H_PS_PSSID=7744_1429_7801_9583_9499_6506_6018_9769_9699_9757_9532_9477_7799_9453_9716_9023; path=/; domain=.baidu.com
< P3P: CP=” OTI DSP COR IVA OUR IND COM “
< Cache-Control: private
< Cxy_all: baidu+7dcb6b3c03d32c334d42f311919a14d6
< Expires: Fri, 07 Nov 2014 09:49:20 GMT
< X-Powered-By: HPHP
* Server BWS/1.1 is not blacklisted
< Server: BWS/1.1
< BDPAGETYPE: 1
< BDQID: 0xadb706860000088f
< BDUSERID: 0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信息还不够,那么下面的命令可以查看更详细的通信过程。

curl –trace output.txt www.baidu.com

或者

curl –trace-ascii output.txt www.baidu.com

运行后,请打开output.txt文件查看。

HTTP方法

curl默认的HTTP方法是GET,使用-X参数可以支持其他动词。

curl -X POST www.example.com

curl -X DELETE www.example.com

Referer字段

有时你需要在http request头信息中,提供一个referer字段,表示你是从哪里跳转过来的。

curl –referer http://www.example.com http://www.example.com

User Agent字段

这个字段是用来表示客户端的设备信息。服务器有时会根据这个字段,针对不同设备,返回不同格式的网页,比如手机版和桌面版。

iPhone4的User Agent是

Mozilla/5.0 (iPhone; U; CPU iPhone OS 4_0 like Mac OS X; en-us) AppleWebKit/532.9 (KHTML, like Gecko) Version/4.0.5 Mobile/8A293 Safari/6531.22.7

curl可以这样模拟:

curl –user-agent “[User Agent]” [URL]

增加头信息

有时需要在http request之中,自行增加一个头信息。–header参数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curl –header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http://example.com

来自 <http://stormzhang.com/devtools/2014/11/07/use-curl-debug/>

-H, —header LINE Custom header to pass to server (H)

-d, —data DATA HTTP POST data (H)

示例命令

1curl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d ‘{“object_kind”:”merge_request”,”object_attributes”:{“id”:22,”target_branch”:”master”,”source_branch”:”master”,”source_project_id”:57,”author_id”:9,”assignee_id”:null,”title”:”Master Title”,”created_at”:”2014-07-02T02:31:20.000Z”,”updated_at”:”2014-07-02T02:36:33.008Z”,”milestone_id”:null,”state”:”closed”,”merge_status”:”unchecked”,”target_project_id”:55,”iid”:7,”description”:”description_content”}}’ http://10.0.6.122:9002/merge_request

来自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328118>

curl -v -H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

-H  “Authorization:Basic Y2xpZW50Q3JlZGVudGlhbHNJZDpzZWNyZXQ=” \

-X POST  http://172.16.5.172:3396/crm/oauth/token?grant_type=client_credentials

请求soup

curl -X POST -d @testrequest.xml \

–header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

http://localhost:8080/services/xxxxService

testrequest.xml

<soapenv:Envelope xmlns:soapenv=”http://schemas.xmlsoap.org/soap/envelope/” xmlns:ent=”http://entity.xxx.com”>

   <soapenv:Header/>

   <soapenv:Body>

      <ent:getTableData>

         <!–Optional:–>

         <ent:oaUsername>zhangsan</ent:oaUsername>

      </ent:getTableData>

   </soapenv:Body>

</soapenv:Envelope>

ls 排序

首先我们通过man 来看看 ls其中有几项;

  • -S     sort by file size : 按大小降序

–sort=WORD

sort by WORD instead of name: none -U, extension -X, size -S, time -t, version -v

–time=WORD

with -l, show time as WORD instead of modification time: atime -u, access -u, use -u, ctime -c, or status -c; use specified time as sort key if –sort=time

–time-style=STYLE

with -l, show times using style STYLE: full-iso, long-iso, iso, locale, +FORMAT. FORMAT is interpreted like ‘date’; if FORMAT is FORMAT1<newline>FORMAT2, FORMAT1

applies to non-recent files and FORMAT2 to recent files; if STYLE is prefixed with ‘posix-’, STYLE takes effect only outside the POSIX locale

  • -t     sort by modification time 按时间升序
  • -u     with -lt: sort by, and show, access time with -l: show access time and sort by name otherwise: sort by access time  以文件上次被访问的时间排序。
  • -U     do not sort; list entries in directory order 不做排序
  • -v     natural sort of (version) numbers within text 
  • -X     sort alphabetically by entry extension 

ls -lS    按大小降序

ls -l | sort -n -k5     按大小升序

ls -lrt   按时间降序

ls -lnt    按时间升序

ls -l | sort -k9    按文件名升序(这是ls的默认输出方式)

ls -lr 按文件名降序

ls -l | sort -rk9   按文件名降序

附:

ls对当前目录和文件大小排序

du -s * | sort -nr

只对当前目录排序,并用直观的大小显示出来

for i in $(ls -l |grep ‘^d’ |du -s * |sort -nr|awk ‘{print $2}’);do du -sh $i;done

Vi 中文乱码

Vi ~/.vimrc 添加以下内容

set fileencodings=utf-8,ucs-bom,gb18030,gbk,gb2312,cp936

set termencoding=utf-8

set encoding=utf-8

xcode 手工下载安装模拟器runtime

原文地址

Install and manage Simulator runtimes from the command line

Download the Simulator runtime you want to install from the Apple Developer website. Then follow these steps with the command line to install it:

  1. Select a version of Xcode.
  2. Run the first launch experience to install the required system components, including simctl.
  3. Install the Simulator runtime with simctl.

simctl verifies the signature of the downloaded Simulator runtime, and then installs it in a secure location on your computer.

For example:

 xcode-select -s /Applications/Xcode-beta.app  

 xcodebuild -runFirstLaunch   

 xcrun simctl runtime add “~/Downloads/watchOS 9 beta Simulator Runtime.dmg”

Tip

To learn more about additional runtime management features, run xcrun simctl runtime.

To download and install all the platforms that the Xcode version you selected supports, use the -downloadAllPlatforms option on xcodebuild.

    xcodebuild -downloadAllPlatforms

To download and install Simulator runtimes for a specific platform, use the -downloadPlatform option and specify the platform.

清理mac 启动台图标

1、sqlite3数据库位置

/private/var/folders/73/w1gsct654151mgqzf218d8qh0000gn/0/com.apple.dock.launchpad/db

2、读取db文件

sqlite3  dbfile

3、查看表

.tables

4、查看表结构

select * from sqlite_master where type=”table” and name=’apps’

5、Sql 操作

腾讯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