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诗三百首

第一

2003年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在内蒙古成功着陆。当年书生意气,作了第一首诗,纪念中国载人航天取得阶段成功。原稿已失,凭记忆和再发挥,略么如此:
神舟破晓英雄归,
中国载人第一回。
我辈仍需更努力,
揽月还看后来人。

第二 20210215

昨晚一场中雨,早晨雨停,吟诗一首。
昨晚一夜雨,
今晨满地湿。
再待三五日,
新芽挂满枝。

继续阅读“华诗三百首”

“钱荒”困扰千年的治国难题

摘自人民网 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0911/c172318-22878833.html

前不久,一场中国式“钱荒”吸引了各方的关注。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事实上,钱荒在我国早已存在了几千年,成为困扰南朝、唐宋、明清等封建统治者的大难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这是最原始的金属货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渐确立了布币、刀币、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它们分别由刀、铲、纺轮等劳动生产工具演化而来。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统一了货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以镒(20两)为单位,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继续阅读““钱荒”困扰千年的治国难题”

发生在南朝梁的钱荒

(南朝梁)武帝末年,都下用钱,每百皆除其九,谓为九佰,竟而有侯景之乱。及江陵将覆,每百复除六文,称为六佰。识者以为九者阳九,六者百六,盖符历数,非人事也。

“除”字理解有点困难,一般有去除、清除之意,但是“每百皆除其九,谓为九佰”这里应该是剩余的意思,一贯原是一百枚铜钱,武帝末年一贯只有九十枚铜钱,侯景之乱后一贯只剩六十枚。即发生了钱荒。结合后文,“识者以为九者阳九,六者百六,盖符历数,非人事也。”意思说以九十当百,国祚90年,以六十当百,国祚就只剩60年。南朝梁从502到557,享国56年,接近谶兆六十年。

象箸之忧

摘自《韩非子·喻老》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硎,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旌象豹胎;旌象豹胎必不衣裋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译文———–

当年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箕子见了觉得害怕。因为箕子认为,用了象牙筷子,必然会不用陶杯,改用犀角做的杯子;用了象牙筷子、玉杯,必然不会吃粗粮菜蔬,而是去吃山珍海味;山珍海味必然不能穿着粗布短衣,坐在茅屋中吃,一定要穿着华贵的衣服,坐在宽广的屋子,高高的亭台上吃。我怕那个结局,所以在看到开始的时候感到恐惧。过了五年,纣王造了酒池肉林,设了炮烙的酷刑,并因此而亡国。所以说箕子看见象牙筷子便知道天下将有大祸降临。所以说:“能从小处看出以后的发展的人是可以称之为聪明的。”